济南的夏天是火热的,但这无法阻挡年轻企业家参加泉城企业家培养提升“名家带学”活动的脚步。今夏,我市选聘了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马纯济等7名著名企业家担任首批“名师带学”活动导师。年轻企业经营者有机会近距离学习名企业家的成功之道。
进入2010年,济南市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步伐加快:实施泉城企业家“1515”培养提升工程、公布“济南企业英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名家带学”活动……近年来,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把建设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作为发展省会经济的突破口,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企业家队伍的总体素质明显提高,群体效应逐步显现,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骨干力量。
泉城需要优秀企业带头人
除了马纯济外,山东商业集团董事长季缃琦、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中创软件董事长景新海、山水水泥集团董事长张才奎、齐鲁银行董事长邱云章、二机床集团董事长张志刚等都成为“名家带学”的导师。企业家队伍建设已成为济南“人才强市”的战略任务之一。我市特别注重从政策层面进行引导,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发展环境投诉受理办法等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政策;实施重点抓好100名市属企业主要领导、200名一把手后备人选和500名优秀年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125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充分利用社会性教育资源,鼓励企业、学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培训人才;加大对企业家考核奖励力度,对明星企业家、优秀企业家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重奖。今年6月,我市开始实施泉城企业家“1515”培养提升工程,培养造就10名以上在全国同行业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家,50名以上在省内同行业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家,
100名以上对本市有较大贡献的企业家,500名以上能够把握市场规律、精通经营管理、勇于开拓创新、业绩比较突出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家队伍建设迎来有史以来的最佳成长环境。
为企业家提供最好的服务
在济南的企业家心中,最希望政府帮助解决的事情莫过于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正是从这一点入手,我市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党组织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强化联系、培养和服务措施,凝聚各领域优秀企业家;建立市委、市政府与优秀企业家信息直通站制度,企业家的愿望诉求直达市委、市政府;适当增加企业家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名额。
为提高企业家队伍素质,我市实施企业领军人才提升工程,面向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经营者,用3年时间普遍进行一轮高层次、国际化、重实效的系统培训。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一批企业经营者到国外知名高校进修深造或到发达国家考察交流,寻求国际化发展空间。为完善对企业家的服务机制,我市还研究建立企业家紧急事态应对机制,避免引发严重的企业经营危机。每年确定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势头好、企业家和经营团队优秀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在项目审批、园区建设、产业政策、引导资金、配套服务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予以重点支持。建立大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由市有关部门定期审定列入“直通车”服务的企业,市和县(市)区各职能部门要建立“大企业直通车”服务窗口,为大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众多企业家成为经济腾飞加速器
济南致力于加快企业家队伍建设,希望他们不仅能成为经济腾飞的加速器,还能成为金融危机的抗争者。在金融危机引发的“寒冬”中,济南的企业家大显身手:中国重汽在马纯济的带领下,不仅实现了逆势增长,还推出代表中国重卡行业最高水平的重型汽车HOWO-A7;逆势中,齐鲁银行在邱云章的带领下,扩张布局的脚步并没有停歇,在滨海新区成立天津分行,由此成为山东首家跨出齐鲁大地的城市商业银行;济南华联集团董事长、总裁李茂年带领公司加快扩张步伐,华联在济南的总店数量将达17家,成为当之无愧的本土商业霸主……
能够写下的济南企业家名字还有很多,山东蓝翔技校董事长荣兰祥、山东法因数控董事长李胜军、山东福胶集团总经理杨福安、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泉……他们是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身后代表着一个个蓬勃发展的产业。济南将继续创新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让名企业家越来越多,形成企业带头人成长与成功的良性循环。(王端鹏)
浏览人次: 6072